分组探究
小组合作 探究任务一:让创新思维闪光
活动一:情景分析
鲁班发明锯的过程:传说,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很大而且工期很紧的任务--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当时还没有锯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非常低。鲁班非常着急,就亲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时候,他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于是,在铁匠的帮助下,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世界上的第一把锯诞生了。他用这个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思考:
⑴促使鲁班造锯的最初动力是什么?
⑵你有没有被草划破了手?有没有想到锯的制成与带锯齿草有关?
⑶不仅是你们,在鲁班之前,肯定也有不少人被草划破了手,为什么他们没有创造,而鲁班却发明了锯呢?在这个故事里我们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活动二:阅读与思考
伟大的创新不仅需要好奇和细致的观察,还起源于你们对某此事物的伟大想像。在前苏联就有一个异想天开的小孩。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3-74页,看看这个小孩都想了些什么?
⑴这个小孩都想了些什么?⑵从此事例中你可以感受到想像与创新有和关系?⑶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都有自己丰富的想像,能不能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呢?⑷怎样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展开想像的翅膀?
活动三:榜样示范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5页文字材料,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⑴伽利略身上的可贵品质是什么?
⑵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陶行知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四:激活思维
见教材P75页活动。
探究任务二:积累知识 勇于实践
活动五:情景分析
阅读教材P76页文字材料。讨论、交流相关问题。
活动六:阅读分析
阅读教材P77页文字材料。思考相关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探讨交流,展示自我。
教师引导点拨:促使鲁班造锯的最初动力是好奇心,好奇心使他走上了科技创新的起点,由此可见:要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正确把握好奇心。我们也可能有被草划破手的经历,我们为什么没有把它和锯联系在一起呢?由此可见,创新不能凭空而来,只有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我们应向鲁班那样善于观察留心身边的种种现象,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说不定就会有大的发现、大的发明呢!
学生:结合材料,探讨交流自己的观点。不准确的,小组成员可适时补充完善。
温馨提示:对于怎样开发自己的想像力,需要老师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层层引导。如:乘坐氢气球去航行,制造一个永远悬在天空中的金属气球,发明一种航行飞行器,把普通人认为的不可能变为可能,说明他敢于想;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想像只能是无用的空想。他以顽强的毅力在科学道路上前进,到国立图书馆自学,使他有丰富知识矿藏,进而做到能够想;为实现飞行梦想,他构想出种种理想客体,打破常规跳出旧框,不因循守旧,实现飞行的梦想,说明他善于想。否则想像就失去了它的翅膀。
教师引导点拨: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能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对权威下过的"结论"提出质疑,往往会得出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
教师引导点拨: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如果不是倒水,其它办法难以达到要求。如果在平面内难以用6根火柴棒搭出4个三角形。
学生:阅读课本材料,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点拨:进行创新,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机会就越多。
教师引导点拨:发明创造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专利,只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也会有自己的发明创造。 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 试一试 :请你试着就生活中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
①怎样清洗抽油烟机才能更省力,更清洁?
②能否制造出一种自动开关的水龙头用来节约用水?③怎样存放苹果才不会腐烂? 教师引导点拨:善于观察,留意生活,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展开想像的翅膀,真正做到"敢于想"."善于想"."能够想"。打破常规跳出旧框,任想像不受束缚地自由飞翔。 归纳小结
巩固深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请你谈谈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和打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好奇心--起点
观察 ---- 前提 (用眼)
搭起创新的桥梁 想像 ---- 先导 (用脑)
求异 ---- 根源
积累知识,勇于实践(用手)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