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上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的威胁迫在眉睫。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无效后,一时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部分人的头脑。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为批驳这种错误观点,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佛(fó) 慨(kǎi) 玄(xuán ) 笼罩(lǒng zhào) 搽(chá)

省悟(xǐng wù) 渺茫(miǎo máng) 谱(pǔ) 耀(yào) 宰(zǎi)

脊(jǐ) 仆(pū) 摧(cuī) 倘(tǎng) 诬蔑(wū miè) 诓(kuāng)

  (2)重点词语

  自夸:自己夸耀自己。

  一味:副词,单纯地。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于有关古迹的诗题)。

  伤今:对今天的人或事感到悲伤。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省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舍身:原指佛教徒牺牲肉体表示虔诚,后来泛指为祖国或为他人而牺牲自己。

  脊梁:脊柱,文中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为民请命: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仆,倒下。继,接着,跟上。

  4.朗读全文。

  5.思考问题: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