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教学设计第3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6、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提问)

7、最后一段是作者在分析论述的时候得到的一个结论:艺术形象的领域中,概念相同字不同,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第二课时

一、研究课文重点:1、"木"的形象性表现有哪些?

明确:文章列举了吴均的《答柳恽》"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高木"有木叶形象,具有季节特征:空阔,有落叶形象;"高树"饱满,"高树"没有落叶的形象。

 明确: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3、什么诗诗歌的暗示性?文章如何阐释诗歌暗示性的问题?

明确:文章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作为概念影子的暗示性是指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在诗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