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
2017-2018学年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第1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2、 感知孔子形象,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价值所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老人,55岁了,赶着一辆破旧的马车,带着十几个弟子,历时14年,足迹数千里,遇到了十多位诸侯国君,向他们推销自己的治国主张。诸侯国君对他虽有礼遇咨询,却始终没有人能够用他。14年里,他颠沛流离,受尽折磨。59时宋国的司马桓 因为不喜欢他推行的礼仪追杀他,一路奔波,因为样子样子疲惫,垂头丧气被一个郑国的人形容成"丧家狗"因为被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嫉妒,63岁的他被围困在陈蔡之间,绝粮七日,饿的奄奄一息。同年,63岁的他,还遇到了一些人,后世人们给了这些人一个称呼,隐士。

二、解读文本

(一)这些隐士们对孔子的态度是什么?

【追问】哪些话说明了这点?

A.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如此衰微?(把孔子比成凤鸟,本来应该是赞叹,可是说他的德行衰微,所以应该是惋惜)

言外之意--你的为是错误的,而应是不为

B.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以往是怎样的?--孔子"为"。未来应该是怎样的?--像我一样"不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言下之意,你过去的"为"是错的,现在你要改正过来,像我一样"不为"还来得及,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劝告) 读一读,体会接舆的语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今之从政者殆而" (对黑暗现实的无奈)( 这说明当时政治黑暗腐败,从政的人很容易惹祸上身,这并不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学生朗读(接舆的话)强调兮 衰 犹 殆

还有长沮桀溺荷 丈人 晨门 荷蒉者

(二)他们或是劝告,或是嘲讽,都表示反对孔子的为,而孔子呢?面对众人的反对,孔子有怎样的反应?

A.孔子下,欲与之言。

孔子下车,想跟他谈谈。可是接舆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大家猜猜看,如果有交谈的机会,孔子会同意他的观点吗?既然不同意,为什么还"欲与之言"。

想说服接舆,争取说服接舆。哪怕说服不了,也希望接舆能理解自己。

B.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

理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知道天下无道,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天下有道。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将亡,力挽狂澜乃我之职责所在。

这番话孔子是以怎么样的语气来说的?怃然。怅然的样子。

比较淡然 泰然 愤然 怃然

淡然 泰然 比较镇定,无所谓的样子,孔子肯定不是无所谓,他是比较在意隐士们的看法的。为什么,因为隐士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忧国忧民,知道国家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