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政策 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极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国库券的履行、保护价收购粮食等。 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2.都通过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来实现经济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两者相互配合起作用。
货币
政策 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的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和银行利率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利息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直接制定,经国务院批准。 2.全面理解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和货币是国家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
(2)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3)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确保国家经济平稳发展。
(4)从政治生活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担负着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加大各个领域的投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5)从哲学上看:根据形势的变化,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例题1】(08广东)2007年5月30日,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l‰,调整为3‰,当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约860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财政政策 B.货币扩张政策 C.收入政策 D.货币紧缩政策
【例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就要增加劳动者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要增加劳动者收入,首先要改革和调整我国的分配关系。以下最能体现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关系的经济杠杆是( )
A.涨工资 B.提高银行利率 C.稳定物价 D.税收政策
【例3】1993年至1997年,我国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4年,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2010年国家对政策进行了微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共同目标是
A.防止通货紧缩.避免经济增长乏力 B.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