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二十三:3.1农业的区位选择
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二十三:3.1农业的区位选择第3页

区位变化因素 差异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典型例题精析]

典例1、(09年山东文综第1,2题)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热量

C 水源 D土壤

【解析】本题主要借助非洲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考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与尼罗河河谷农业。(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反映地域分异规律,关键抓住沿0°经线变化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则以热量为基础。(2). 首先,明确甲区域是尼罗河三角洲及棉花的生长习性喜温、好光是棉花是喜温作物,一生都需要较高的温度;其次,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棉花集中产区逐步向干旱、半干旱地区转移,主要由于这里光照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病虫害少,棉花品质优良,单产也较高。如中亚地区的河谷平原,美国西南部地区各州,埃及的尼罗河谷地等;最后,棉花产区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共性都有光照充足,关键是否能形成棉花产区主要考虑灌溉水源有保证的区域,则尼罗河谷地形成棉花产区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答案:(1).B (2).C

典例2、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产生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殖、桑蚕、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基塘"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度减少,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等现象。

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农业区位是什么?

(2)近几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

解析: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地势较低,水资源丰富,人们因地制宜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农业类型。近年来,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开放使其经济发展较快,农业也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经济效益更高的产业转移。

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高温多雨,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2)随着珠三角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农村城镇化发展很快,农业生产逐步转向为城镇提供农副产品,所以向蔬菜等商品农业发展。农业土地价格也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提高而提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