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和"展示"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实现课程三维目标。本节课采用"引导-感知情境案例-展示-合作生成"的教学模式,融合运用引导启发、情境分析、联系实例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5.学习方法的确定 "授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点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思维素养。 6.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7.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堂系统 8.教学过程设计 8.1 设计思想 这节课以教改的新《政治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哲学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设计指导思想。把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作为最终教学目标。以学为中心,借鉴汲取了导学单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元素,同时辅助以现代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8.2 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引导-感知情境案例-展示-合作生成"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学科知识为内容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对抽象难解的问题肢解为层层递进的小问题,像"层层剥去笋衣"一样,以小问题作为思考讨论的切入点一一展开。 8.3 教学程序 感知 -------> 理解 -------- >表达 8.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模式流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并加以分析和研究。
2.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教师通过导学案批改为每学习小组打分)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导学案预习,使教师把握学情,使学生明确个性学习目标,为精致课堂做准备。 课前默写: 从每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其余学生在默写本上默写。
默写内容:
1.什么是意识?
2.意识活动有哪些特点?
3.意识有哪些能动作用?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教师为每学习小组打分) 目的:
1.检测、纠正、巩固前一节课基础知识。
形式:
2.动心、动口、动手"三动"有机统一,课前复习特别强调"动手"写。
内容:
3.物质、意识和实践、认识的内在关系。 导入新课:
活动一:
教师展示一个全封闭的小纸盒子,纸盒子里面放一个人参果。 展示小纸盒子。设问:
1.盒子里有没有装东西呢,如果有那么装的是什么呢?
2.盒子自己会不会"主动"告诉我们?
3.单纯地靠我们的脑袋想,能不能准确的"想"出来?
4.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呢? 1.引导学生认识到:
(1)认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
(2)客观事物自身不会主动告诉人关于其自身的认识。
(3)单纯依靠人的思维活动也不能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4)人类若想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必须通过活动(实践)作用于事物,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初步概括上述"活动"的特点,引出实践的含义。 活动二:
学生展示和质疑。 教师展示问题:
1.下列哪些活动属于实践,并说明理由。
(1)农民种地(2)、蜜蜂筑蜂房
(3)小行星撞击地球
(4)村委会调解村民纠纷
(5)和尚诵经(6)、教师教学
(7)学生学习(8)、修身养性
(9)律师为药家鑫辩护
学生展示和质疑:自主学习效果
2.评价教材P-42杜威、费尔巴哈、黑格尔等人有关实践的观点。
(根据展示效果为每学习小组打分)
通过展示,共享个体学习体验;通过共鸣和相互质疑,生成目标:
1.实践的含义:
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1)主观能动性
(2)客观物质性
活动三:
学生讨论与展示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一人生活在孤岛上,最后砍倒一棵大树做了一艘独木舟回到了社会。
问题:
(1)鲁滨逊砍树作舟这一活动是不是实践?
(2)鲁滨逊砍树作舟这一活动是不是纯粹个人活动?
2.多媒体图片展示:人类不同时代的船(小舟、大船、万吨巨轮、豪华游轮、瓦良格号航空母舰)
问题:
郑和下西洋时,能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但当时能不能造出"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为什么?从实践角度看,这说明了什么?
(根据展示效果为每学习小组打分)
通过问题讨论、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在讨论展示中内化知识,引导学生初步树立:(1)合作意识(2)实践应与时俱进意识 阶段小结: 实践的含义: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特点:
(1)主观能动性
(2)客观物质性
(3)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形式:
(1)生产实践
(2)变革社会实践
(3)科学试验
伴随知识生成过程,及时阶段性归纳,固化学习成果。
活动四:
综合探究、展示 案例一:
在我国北方农村人们有这样一种认识:草木灰能够去除器皿上的污垢。那么我们如何能判断这个人是正确与否呢?
问题:
(1)主观认识本身能不能为我们作出判断?
(2)客观事物---器皿,自己能否判断关于它的认识是否正确?
(3)那该如何判断呢?
案例二:(多媒体展示"超级细菌")
在认识"超级细菌"的过程中,人们对"超级细菌"从恐慌到镇定.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了解它的一些变化规律,提出应对的办法,同时纠正了一些对"超级细菌"的错误认识。
问题:
(1)人们为什么要急于获得对"超级细菌"的认识呢?
(2)人们对"超级细菌"的认识来源于哪里?
(3)是什么推动着人们对"超级细菌"由"不知到知,知之不多到了解它的规律"的?
(4)"防治"超级细菌"的过程中,纠正了一些对"超级细菌"的错误认识。"说明了什么?
(根据探究、展示效果为每学习小组打分)
案例的编辑选用力求体现时代性、生活性,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本课的落脚点,两个情境的创设、选择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是第一性的,树立实践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共有4个论点,根据学生学情和知识难易度,此处主要结合其中2个论点选择情境创设。 阶段小结: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检验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伴随知识生成过程,及时阶段性归纳,固化学习成果。 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物质性活动,先有实践后有认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实践是第一性的。 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展现本课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本有一个整体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活动五:
拓展延伸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实践、认识和物质、意识间有什么关系呢? 激活旧知识,体会新旧知识间关系,进一步领会"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活动六:
当堂背诵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特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根据抽背展示效果为每学习小组打分) 本框的所有任务都须在45分钟内完成。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活动七:
达标检测 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根据展示效果为每学习小组打分) 巩固本课学习的知识,在练习中发现盲点、内化知识。 附录:
板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主板书:
实践含义: 人 (自然界、社会)客观世界 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形式:1生产(最基本形式)
2变革社会
3科学试验
/ 实践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特点:1 客观物质性(原因)
\ 实践过程和结果是客观的。
/ 原因:主体是人,人有意识。
2主观能动性
\ 表现:创造性。
3 社会性
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来源
(实践决定认识) 2动力
3唯一检验标准
4目的
附板书:
1.
简洁
直观
体现启发性、建构性。
2.
板书过程力求体现知识过程性、生成性。
选择性记录学生观点、智慧火花。激励鼓舞学生,课堂上尊重、彰显学生价值。 9.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