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升职业生涯中的人生境界。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通过长期的职业精神磨砺,自觉践行职业道德,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
7.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特点及作用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不同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分阶级、阶层、职业,不管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只要是在公共场所,都要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其内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等许多方面。
社会公德是对公民思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稳定公共秩序关系极大;是国家民族存在、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8.我们需要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
从我国实际出发,吸收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把文明礼貌作为社会公德的首项规范,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又体现了对中华美德的继承。
(2)助人为乐。助人为乐包含对他人的关爱。这种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
(3)爱护公物。以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和珍惜国家、集体的财产,爱护公物,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
(4)保护环境。我国把保护环境确定为社会公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5)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9.养成良好社会公德的途径和方法
(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社会公德调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尊重社会公德,既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爱心是遵守公德的情感起点和根基。奉献爱心,遵守公德,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每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德的状况。社会公德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待于每个人公民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
10.发挥道德榜样的激励作用
(1)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榜样。道德榜样不是只供人们瞻仰的,而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