胄北伐的一种劝诫,如果仓促北伐,必将会导致失败。
(5)中间六句:追忆亲眼所见。
回想当年,失败的时候的凄惨景象呈现在眼前: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然而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当初魏武帝拓跋涛对汉族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寻欢作乐得行宫,如今却己变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连四十三年前的惨象也已经忘却了。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形象。--商女不知亡国恨。
(6)忆廉颇,最后一句是全词的主旨句,作者引用廉颇"尚能饭否"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自己虽然已经老去,但依然可以为国效力,同那不服老的廉颇。而"凭谁问"有谁来问,也就等于无人来过问,境况竟然不及廉颇,则体现了词人满腹的无奈,怨愤。词人用反问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4、主要表现手法:用典、借占讽今
五、质疑再探
本词学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进一步探究。
六、运用拓展
请大家根据平时诗歌赏析的重点,针对本词出一道题。
1、学生题展示。学生同答、点评。
2、师补充试题:
回顾本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内容,说说苏轼和辛弃疾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1)作者出生地、所处时代、经历、做官、写作时的年龄。 苏轼:四川眉县,北宋中期,冤狱、坎坷,文官,颇有政绩,47岁。
辛弃疾:山东济南,南宋初年,建功立业,不得重用,武官,战功卓著, 当时66岁。 (2)从作品来看: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意象,苏词: 长江、赤壁、乱石、峭壁、惊涛、故垒,多实景描写, 诱发联想,景在一起描写。 辛词:江山、舞榭歌台、寻常巷陌、佛狸祠下联想到多是虚景,景是 分散的。 人物,苏词:周瑜-感慨英雄-超脱旷达 辛词:孙权、刘裕、宋文帝刘义隆、廉颇-忧愤 无奈 比较讲解: 首先苏轼是南方人,而且是文人出身,所以他的性格中多的是意气风 发,就算是建功立业为国效力,也只是作为文官的地位,所以苏轼的词中我们看不到像辛弃疾那样的金戈铁马之声,更多的是一种胸怀的旷达。而辛弃疾则是北方民族,我们知道北方人一向比较勇悍。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一个南方能够打败北方而统一全国的朝代,就算是明朝从南方建立政权,但是政权最终的稳定却还是在北方。出身于军队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