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
免费下载教学《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页

  材料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提问)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贼"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教师:谭嗣同本来有逃走的机会,但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来唤醒民众,你认为他这样做值不值得?为什么?

  学生1:不值得,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沉,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历史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3)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4)结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拉开序幕)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剧

  2.时间:1895年

  3.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参加会试的举人

  4.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二、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舆论造势)

  1.《时务报》,上海,梁启超,《变法通议》

  2.《国闻报》,天津,严复,《天演论》

  三、百日维新(高潮)

  1.人物:光绪帝、康有为

2.内容:政治、经济、教育、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