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学生的交流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提出:土地利用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进而言之,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有哪些?
2.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上标有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请问这是依据什么划分的?
教师补充:
小城市 :〈20万 (市区非农人口)
中等城市:20万-50万
大城市 :50万-100万
特大城市: 〉100万
3.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呢?换句话,就是城市化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教师点拨:通过影像资料以及学生的实际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中有以下明显的变化: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以将这三点作为城市化的标志。其中第③点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
(知识的适当补充有助于学生的认识深化,以及今后的社会生活。)
4.所见所闻: 学生交流城市化带来的变化感受,发表自己见解。
(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城市化在生活、社会、观念等方面带来的有利变化。)
三.<信息传递,过渡承转>
教材图表点拨:图2.19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
从三条曲线来看,无论是从起步时间、城市化水平,还是从城市化速度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明确横纵坐标表示的内容,其次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全世界各用什么颜色曲线表示。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
四.<问题探究,实例分析>
1. 市化进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引导读图2.20城市化进程示意,学生自主探究。明确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
动一动:学生动手设计
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张趋势 常见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3.比较英、美、日、巴西、印度等国的城市化的开始时间、发展趋势各有什么不同?它们各处于城市化的哪个阶段?
(活动内容是对图2.20内容的再一次运用,利用美国,印度的城市化进程的曲线,对照图2.20,指导学生划分美国、印度的城市化随时间的发展阶段。)
4.教师补充:中国的城市化。
5.提供图片:
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上海1911、1949、1990年的城市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