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网上呼救》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网上呼救》教案第2页

五、重点感受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网上呼救》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男孩麦克通过互联网救助了芬兰学生苏珊。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视线,使读者始终关注着事件的发展。"将近六点",网上呼救;"六点十分",麦克求助;"十分钟后",美国和芬兰联系;"六点三十分",苏珊得救。从"网上呼救"到"苏珊得救"总共花了半小时,从时间之短可以让人体会到互联网速度之快;从两人相距之遥可以让人体会到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麦克和苏珊素昧平生,美国男孩麦克在网上看到芬兰大学生苏珊的求助信息后,立刻想办法与救援中心联系,终于使突发疾病的苏珊得救了;苏珊在芬兰,位于美国的大洋彼岸,两国合作救助苏珊,可见网络将世界缩小了。课文向我们展示了网络的神奇魅力,科技的神奇力量。

  在教学此篇课文时我抓住一个时间节点,以阅读芳草地中的练习为突破口,请学生整体自读课文,读一读,找一找,划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中为什么这样写?从而使学生们体会到这些表示时间的词,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一是表示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紧迫性;二是表示苏珊的病情危急,使人不由得为她担心;三是说明互联网的速度之快,网络的神奇魅力;四是也表明虽然大家素昧平生,互不相识,又远隔重洋,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友爱、互助却不受时空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