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二章:声现象》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物理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二章:声现象》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备标注 进行探究 探究一: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1、频率

视屏芭蕾舞演员转圈

如果让一个举重运动员来转圈,通过比较你认为二者有什么不同?

能否用物理语言来回答?

学生总结频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

通过P20小资料师生共同学习:

人耳的听觉范围:20 Hz -- 20000 Hz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认识音调

用吉他等乐器弹出(或吹出)几个不同的音。

提出问题: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探究过程:

强调:每次试验保证振幅相同

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锯条,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锯条发声。

使锯条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锯条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使锯条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锯条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讨论:1、男生与女生谁的音调高?

2、蚊子和老牛谁的音调高

  

  

学生观看视屏

  

芭蕾舞演员转的快

频率快

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学生举例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音调不同,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把锯条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锯条,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小组甲:锯条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小组乙:当锯条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锯条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锯条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锯条振动得慢,音调低。

小组丙总结: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反之,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各小组任选一个内容讨论

知识点前移铺垫

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知道声音有高低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

体现归纳的方法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