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世界历史综合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世界历史综合第2页

雅

系 二战后-199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

谓的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在雅尔塔体系下,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社会主义阵营组成华沙条约组织,最终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在两极格局下,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遏制共产主义,苏联同美国争霸,势力此消彼长。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有所动摇。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移植到东欧和中国,弊端日益暴露,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四分五裂。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亦即雅尔塔体系结束。 多

势 苏联解体后

旧的国际格局结束了,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建立,世界正朝着一超(美国)多强(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的多极化趋势发展。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和缓,但局部地区动荡不安,战争冲突不断。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到处干涉别国内政。   2、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的国际政治军事组织

名称 概况 三国同盟

1879,德国利用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的第一步。此后,德国又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争夺北非殖民地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1882年,德、意、奥终于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引起了法国和俄国的巨大不安,使两国日益接近。法国连续向俄国提供大量贷款,密切了两国的经济关系。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为两国结盟奠定了基础。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规定一方受到同盟国的进攻,另一方全力参战支援,这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

在同俄国签订了军事条约后,法国进一步把目光投向了英国。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约》,调整了双方 殖民地问题上长期存在的矛盾,化敌为友,共同对付德国。

在法国的斡旋下,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双方对各自的殖民利益进行了调整,共同对抗德国的威胁。《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 三国轴心 20世纪30年代,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德、意、日法西斯狼狈为奸、相互勾结,于1936-1937年期间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以反对共产主义的名义结成同盟,增强了法西斯的力量,使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愈加迫近。 反法西斯联盟 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严峻的形势迫使反法西斯力量从分散走向联合。

1941年3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以租借的方式向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各种军事援助。美国实际上与英国结盟。

战争期间,英、苏、中等30多个国家由此获得了总额达500亿美元的援助。

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发表声明,表示全力支持苏联抗击德国,共同打败法西斯。罗斯福也宣布将向苏联提供援助。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表达了摧毁法西斯暴政和恢复世界秩序的坚强决心。随后,苏联发表声明表示支持。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后形成。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