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作者回顾了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并选用了"黄帝在黄山飞升"的神话传说和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诗文,这些内容增添了黄山的历史厚重感和神秘色彩。
三、阅读第三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3.第三部分是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比:把前人攀援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突出了文章中心。②通过恰当的详略处理来突出中心。如"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这些句子详写登天都峰,其余略写,重点突出。③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四、阅读第四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4.第四部分承第一部分黄山景观的"奇"而来,"奇"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忽隐忽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②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地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这些比喻都表现了黄山景色的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