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主体。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自然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实验的结论。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而造成的种种现象
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
六、教学方法、手段及其依据:
1、 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动画的演示引入新课,促使学生"愿问其详",激发求知欲。
2、 加强直观,丰富感知。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认识化在分组实验和学具操作中,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并形成表象,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现象,促使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
3、 创设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而需教育者的专门评价和培养。"教学时,通过设置情景,表扬激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乐中学。
4、 学会尝试,巩固运用
宋代教育家朱熹指出:"读书是为自己而读,为学是自家为学,不于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而自家不得"。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获得新知,并加以运用,巩固提高。另外,本课时教学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操作,观察,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准备:
计算机辅助课件;镜子、手电等实验物品
八、教学过程??:。
(一)、感受光的世界,导入研究内容
1、 动画:在光的照射下一幅图画逐渐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让学生感受"光",体会"光"。
2、 讲述: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光"的问题。(出示课题)
【设计目的:通过动画,设置情景,激发情趣,置疑,激发求知欲,用以上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点燃学生探究自然秘密的智慧火花。】
(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1、认识光的反射
* 通过"小球运动",引发思考:光能否像小球这样"反弹"?
* 选择材料,实验验证。(利用镭射光、镜子做光的反射实验)
* 讨论:光传播到这些物体之后又是怎么到达我们的眼中?
* 小结:光的反射。
*进入"光的反射" 站点,查阅关于光反射现象及其光反射应用的相关资料。
* 在查阅中,你对光的反射又有了哪些了解和问题。(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设计目的:这一层次经过演示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认识光的折射
* 讨论:你认为什么反射光能力最强,什么反射光能力最弱。
* 提问:光到哪去了?光进入透明物体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 指导演示,学生实验。
* 小结:光的折射
* 进入站点自主学习"光的折射"。(提问,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