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描述与分类:剩余价值、产业资本等含义。
2.解释与论证: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与分割的过程。
3.预测与选择: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获得方法。
4.辨析与评价: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政治认同:坚持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2.科学精神:知道剩余价值的分割主体及他们之间的不同,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形式和资本周转及其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获得的方法及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3.法治意识:形成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法治意识。
4.公共参与:提高经济素养,积极参与经济生活。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主义生产
(1)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2)资本主义工资实际上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
(3)资本家组织生产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2.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想一想]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通过改进技术,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降低,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二、剩余价值的实现
1.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资本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