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 百家争鸣 导学案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意义。(重难点)
2.掌握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重点) 【自主学习】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
(2)含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的思想及贡献
(1)政治思想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贡献: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孟子的思想
(1)提出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2)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3)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荀子的思想
(1)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提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学习拓展】
1.(教材第4页《圣迹图·孔子退修诗书》)
该图孔子及其弟子可能讨论哪些问题?孔子的这些活动有何意义?
提示 "仁"与"礼"的学说,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意义:标志着儒家学派的创立。
2.孟子、荀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
提示 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荀子提出"仁义"的主张。
二、老庄之学
1.特征: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老子的思想
(1)哲学思想: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3)政治思想:消极避世,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生活。
3.庄子的思想
(1)把"道"作为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2)提出"齐物"的思想。
4.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