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二、"贞观之治"的出现
1.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
(2)选官不拘一格,任用魏征为谏议大夫、宰相;用人扬长避短,提拔房玄龄和为左右仆射,掌握尚书省实权。
(3)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4)以民为本,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了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5)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2.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特别提醒] 科举制不重家世门第,扩大了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9[学思之窗],思考:想一想,这些名言对一个封建帝王会产生什么作用?
【提示】 前者有利于封建帝王明确要更为有效地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最为适当的官员去完成各项施政措施,皇帝事必躬亲未必能够高效、全面地完成各项治理国家的事务。作为一国之君,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后者则提示封建帝王,必须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偏听则往往造成判断的失误,滋生帝王的骄纵思想。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背景
(1)唐朝初年,突厥等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唐高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2)随着唐朝全国统治的稳定与发展,唐太宗开始着手经营中国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