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活着或死了的真基督徒,②即令没有赎罪券,也都分享基督和教会的一切恩惠,这些恩惠是上帝所赐的......--马丁·路德《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
史料二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③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我们坚信这种安排。就被选者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根据他(神)白白施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史料一是马丁·路德的宗教观点。①意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②表明其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
史料二是加尔文的宗教观点。③意为先定论。
据史料归纳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要观点。
答案 史料一观点:因信称义;购买赎罪券不能赎罪。史料二观点:上帝具有决定作用;否定天主教会(教皇)的权威。
主题二 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史料一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①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史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②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史料一阐述了宗教改革对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态度。①"不承认"而否定罗马的教王。
史料二阐述了世俗权力的执行。②带有人人平等的基调。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 (1)宗教改革实际上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2)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作用,带有浓厚的人人平等的意味,把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
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1)挑战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