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 ――清·梁章钜
第一组句子都与对"义"的看法有关,而第二组句子都与对"利"的看法有关。古往今来,在面对义与利的追求与选择时,无数仁人志士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关羽放弃曹操钱财的挽留,挂印封金,追寻兄弟之义;苏武拒绝匈奴厚利的引诱,杖节牧羊,坚持民族之义;林则徐不惧个人的祸福生死,虎门销烟,谨守国家之义。这些英雄人物面对义利问题时,都选择的是弃利从义。然而,面对义与利的问题时,一代圣人孔子又会给出自己怎样的见解呢。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今天的课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探讨了孔子关于义和君子、义和勇的观点。剩下的1、3、4三则则是关于孔子义利观的阐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课文详解
1、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解释1、3、4则的大意,教师点拨重点文言字词。
【利用课前时间自学课文,既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又节省课堂时间,方便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之后的思想学习中去】
(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重点字词:"而",如果,表假设;"饭",吃,名词作动词;"疏食",粗粮;"水",冷水;"枕",把......当作枕头,意动用法;"处",安居、接受;"去",离开、摆脱;"终食",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很短;"造次",急迫仓促;"颠沛",受折磨、挫折。
2、孔子对富贵是完全拒绝的吗?
明确:孔子对富贵并非完全拒绝,他认为希望得到富贵是符合人的天性的。
3、孔子心中轻视的是哪种富贵?
明确:"不义而富且贵",即不合道义地追求富贵。
4、补充理解:细读以下三则选文,说说孔子对待富贵和贫贱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
【类比理解,既巩固所学课文内容,又从同类类比中扩充学生知识面,从而加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