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生物课本基础知识回归整理(必修三)
2010高三生物课本基础知识回归整理(必修三)第3页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六、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2、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3、 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抗原刺激

  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

                  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

                  抗体清除抗原

4、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 刺激

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释放某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

              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1、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 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细胞免疫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