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质点概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悟质点概念的提出和分析、建立质点模型的过程.并通过质点模型的建立体会物理模型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会适当地选择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坐标系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参考系,并在参考系的基础上建立坐标系,这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基础,参考系的选取对研究物体运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1.建立质点概念的 学思维方法.质点模型是 学的抽象,从实际物体到质点理想模型渗透着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深刻的 学思想.
2.用坐标系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学生开始学习用数学定量描述的物理规律的方法.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是思维方式的拓展.
五、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机械运动及其特点;质点概念及其提出、分析和建立的过程;参考系和坐标系,对质点位置及运动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
六、教学资源准备
1.演示器材:地球仪(世界地图)
2.动画:飞机空投,地球的公转与自转
3.视频:机械运动,参考系
4.图片:GPS定位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火车过桥等图片.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从生活实例引入:
如: 汽车在马路上飞驰
总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
怎样描述机械运动,即怎样地描述物体上各点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呢?
(二)新授内容
1.物体和质点
研究物体的运动,第一步是要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都具有大小和形状,在运动中物体的各点的位置变化一般说来是不同的,所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例如:(1)投掷手榴弹时怎么样测量投掷距离?
(2)把教室的课桌向后推出0.5m怎么样测量距离?
(3)你从校门口向校园内走100m,你现在在哪儿?
在学生议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物体各部分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为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