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总结:
(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为9.8N),这个定值用g表示.
(3)用公式表示为:G/m=g(或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注意:g是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就地球上某一点而言,它是一个常数.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并不是不变的,因为g值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g值最小,在两极上g值最大,g=9.8N/kg是个平均值,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g在不同的星球上数值也不同,如在月球上,g月= g地.
板书: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2)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9.8N/kg.
(3)用公式表示为:G/m=g (或G=mg),g取9.8N/kg.
例题 (用多媒体展示)一块质量为0.5 kg的冰,它所受的重力为 N.若它遇热融化成水,水受到的重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根据公式G=mg可得,冰的重力G=0.5 kg×9.8 N/kg=4.9 N.若冰遇热融化成水,水的质量不变,受到的重力也不变.
重力的方向、重心
1.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如何呢?请大家猜想.
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板书: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能理解为垂直于支持面向下.所谓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方向垂直并指向地球中心.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支持面向下,其方向与支持面的情况有关,而竖直向下是唯一的、确定的方向,不随支持面的情况而变化.注意不要把竖直向下等同于垂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锤线"水平仪"(教师演示实物)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页《想想议议》,并回答问题.
2. 重心
教师演示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教师在刻度尺的重心处标上记号,引导学生理解刻度尺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处)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对重心的六点认识",并讲解.
对重心的六点认识(多媒体课件)
① 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
②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铅球的重心就在球心;
③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④ 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图甲所示,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铁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⑤ 薄板重心的求法(悬挂法):薄板的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求出,如图乙所示.先在A点把板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C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理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