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测评
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P7)
方法点拨 学习思想史,一般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思想,其角度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考虑。
答案要点 ①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③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④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
【变式2】 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生产力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社会大变革
答案 B
解析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的急剧变革,"百家争鸣"正是这种变革的反映。
二、学习延伸
谈谈你对这些言论的理解。(P7)
答案要点 ①前两句是孔子的言论,都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对孔子来说"仁"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②是孟子的言论,体现了孟子的"性本善"。③是荀子的言论,表明荀子的"性恶论",虽然认为人性有恶的一面,但实际仍主张弃恶扬善。
【变式3】 下列对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都主张"性善论"
B.都强调礼法并用
C.都主张用"仁""德"治天下
D.都博取百家之长
答案 C
解析 二人都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孟子提出了系统的"仁政"思想,而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A是孟子的主张,B、D是荀子的主张。
课程标准 课标追问 要点提示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列举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和代表。 (1)道家:老子和庄子。
(2)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3)墨家:墨子
(4)法家: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