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西学东渐
1.开眼看世界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
②一批先进中国人倡导"经世致用",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人物
①林则徐:
a.地位: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主要作为:设立译馆,翻译报刊、书籍。他命人翻译《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一书。
②魏源:根据《四洲志》,写成《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影响
①"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②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例1】 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新"是因为它的代表人物主张( )。
A."师夷" B."制夷" C.强国 D.关心时局
点拨:"师夷"是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与当时的"天朝上国""妄自尊大"等主流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A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用之争)
(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围绕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的问题,洋务派和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表现
①洋务派:主张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只有"力师西法",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自强""求富",即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②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师事夷人",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③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进一步阐明中西文化的体用关系,斥责顽固派的守旧言行,热忱为学习西方拓展前进道路,即主张学习西方。
(3)影响: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洋务派和顽固派主张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都主张维护封建政治制度,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2)不同点:对待西学的态度不同。洋务派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自强""求富"。而顽固派则反对"西学为用",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例2】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出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