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2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2课时 教案第3页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欣赏和借鉴古代散文的叙事艺术。

2、学习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学会从关键词语入手,把握文章叙事脉络的方法;培养化繁为简,提纲携领地概括文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把握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策略 教法

学法 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分角色演绎法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内容与形式 无

计 师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 导入(1分钟)

1955年,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冲破了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的美国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 课文出处相关介绍(3分钟)

《烛之武退秦师》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的编年史,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左传》传文比左氏《春秋》经文多出11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三) 题解(2分钟)

文章的的标题是《烛之武退秦师》,请一位同学告诉老师,你从标题中获知了哪些信息。

烛之武使秦国退兵

(四)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自由地朗读课文,将不懂得字词用笔勾画出来。(5分钟)

(五) 听示范朗读,把握句子节奏(3分钟)

要求,用手中的笔根据听到的音频划分句子节奏

(六) 精读课文,分析理解(30分钟)

(1) 根据自己所划分的节奏,全班齐读课文,并思考,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

烛之武劝退秦师

(2) 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晋侯、秦伯围郑。

(3)晋侯、秦伯为什么要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字词落实:【以】连词,因为 【且】并且 【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文意疏通:(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落实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4) 秦、晋是如何围郑的?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字词落实:【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文意疏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句式落实:【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

(5) 这个时候郑国的形式如何?

国危矣

(6) 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岁然没有正面解决郑国的危机,却向郑伯除了一个主意,正是这个主意,化解了郑国的军事危机。他就是佚之狐。他给郑伯出了一个什么主意呢?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字词落实:【言】说 【于】介词,对,向 【若】倘使,假若

文意疏通: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句式落实:【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师必退】省略句

(7) 烛之武是怎么回答郑伯的呢?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字词落实:【辞】推辞 【之】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犹】尚且 【无】否定副词,不 【已】同"矣"

文意疏通: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8) 请同学们揣测烛之武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委屈 埋怨 骄傲

(9) 面对烛之武的毫不留情的拒绝,郑伯很尴尬,为了国家的安全,他又是怎样做的?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字词落实:【而】表示顺承 【过】错 【然】然而 【焉】语气词,表示陈述

文意疏通: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句式落实:【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10) 烛之武最后的决定是什么?

许之

字词落实:【许】答应

文意疏通:烛之武最后答应了郑文公

句式落实:【许之】省略句

(11) 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

烛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爱国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12)全班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对故事的前因形成完整的印象。

(六) 课堂小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的前半部分,了解了退秦师的缘由是因为,秦晋围郑。佚之狐在危难之际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经过郑伯的劝说,烛之武答应了郑伯的请求。事情究竟怎样发展,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1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半部分,理清了故事起因,是由于秦晋围郑,国家危在旦夕,这时候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说他能化解国家的危机。烛之武一开始由于委屈和不满郑伯早先不重用自己,但在郑伯的赔礼致歉,并言明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厉害关系之后,烛之武答应了郑伯的秦王,去见秦王,劝秦王退兵。

(二) 引进新课(1分钟)

烛之武究竟是怎样劝说秦王退兵的呢?最后他成功地说服了秦王吗?这节课我们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学习理解烛之武到底使用了什么良策,说服秦王的。

(三) 新课学习(30分钟)

(1) 全班齐读课文,仔细体会烛之武的说辞。并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

(2)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烛之武答应见秦伯,那么他是怎样去见秦伯的?

夜缒而出,见秦伯

字词落实:【缒】用绳子拴着人(物)往下送 【而】表示修饰

文意疏通: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

句式落实:【夜缒而出,见秦伯】省略句

(3) 见到秦王,烛之武对秦王说了什么话?

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之厚,君之薄。若舍郑以为,之往来,其乏,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许君焦、暇,朝济而夕设版,君之所知也。夫晋,何之有?既东封,又欲肆其西,若不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 烛之武的这一番话,可不是随口而出,而是有周密的安排,首先我们看烛之武见到秦王说的第一二句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字词落实:【既】已经 【若】假如 【亡】使......灭亡

【敢】怎敢 【以】 介词,拿,用 【执事】办事的官员,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文意疏通: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句式落实:【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

(5) 我们可以看出烛之武的言辞是非常的谦卑的,他是畏惧秦王吗?

烛之武之所以如此言辞卑微,尊秦贬郑,一方面使秦王放松警惕。另一方面保护了秦王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引起对方好感,为自己赢的说话的机会。

(6) 烛之武究竟有没有赢得说话的机会?他又是怎样进一步展开他的说辞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字词落实:【越】跨越 【以1、2】连词 ,表顺承 【焉】疑问副词,为什么 【以】来

【之】主谓之间

文意疏通: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7) 烛之武通过把秦国和邻国对立起来分析,阐明了厉害关系,从这个角度来劝说秦王,虽然此时的的秦王没有说话,但我们可以推测,他一定是认可烛之武的分析。在阐明厉害关系之后,烛之武又是怎样进一步动摇秦王,分化秦晋联盟的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字词落实:【以】介词,把 【行李】出使的人,原作"行吏" 【之】主谓之间

【共】通"供",供给 【困、乏】形容词用作名词,缺乏的东西

文意疏通: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句式落实:【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省略句

(8) 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了放弃围攻郑国将给秦国带来的好处,对秦伯以利相诱。烛之武从攻打郑国给秦带来的害,以及放弃围攻郑国的利两方面来动摇秦王的决心,但是他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步步紧逼。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字词落实:【且】况且 【为】给予 【赐】恩赐 【焦、瑕】两座城池 【济】渡河 【设版】修筑防御工程

文意疏通: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9)烛之武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入手,旧事重提,触及秦王的恨处,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以此来离间秦晋之间的联盟关系。这些虽然都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秦围郑的决心,但是真正使秦王放弃围郑的却在后面。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字词落实:【夫】发语词 【厌】通"餍",满足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封】边界 【肆】扩张 【阙】动词的使动,使......削减 【焉】疑问代词,哪里 【唯】希望 【图】考虑

文意疏通: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句式落实:【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10)烛之武看到了秦晋两国联盟的实质所在,那就是利,分析了晋国的

贪得无厌,并推测日后必定"阙秦"。一语击中了秦王的要害,使秦王明白了晋强势必会危机秦的霸业。

烛之武通过以退为进、阐明厉害、以利相诱、挑拨离间、推测未来,对秦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秦王终于愉快地决定退兵。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字词落实:【说】通"悦",高兴 【戍】戍守 【乃】于是

文意疏通: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11)通过学习,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上课之前老师的问题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 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12)秦国本来与晋国联盟,然而却临阵倒戈,与郑国联盟,这时的晋国会怎么做呢?

子犯请击之

字词落实:【击】袭击

文意疏通:晋大夫子犯要求出兵攻击秦军。

(13)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建议吗?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字词落实:【微】没有 【夫人】那个人 【之】结构助词,的 【因】凭借 【而】表示转折 【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其】反身代词,自己 【与】结交 【知】通"智" 【以】用

【易】代替 【不武】不符合武德 【其】表希望的语气副词,还是 【去】离开

文意疏通:。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句式落实:【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14)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亦去之

字词落实:【去】离开

文意疏通: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也是一个识大体,有谋略的人。

(四)归纳字词句(5分钟)

1、 通假字:(1)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3)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2、 异体字:(1)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3、 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 【退】动词的使动 ,使......退兵

(2)且贰于楚也 【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3)秦军函陵,晋军氾南 【军】驻军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动词使动,使.....灭亡

(5)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6)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

【薄】变薄弱。

(7)既东封郑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8)阙秦以利晋 【阙】使......削弱

【利】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4、古今异义:

(1)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例: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4)夫人 古义:那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5、一词多义

(1)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2)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3)焉

① 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4)之

① 唯君图之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② 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

③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助词"的")

④ 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其

① 君知其难也 (他的,代词)

② 吾其还也 (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③ 以其无礼 (郑国,代词)

6、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宾语前置 (1)夫晋,何厌之有?

状语后置 (1)以其无礼于晋

(2)且贰于楚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五) 写作特点(3分钟)

1、伏笔与照应

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说明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从大军压境到最后的平息,课文都是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其它枝节更是只字未提。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

(六) 课堂总结(1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烛之武退秦师的来龙去脉,体会了烛之武广阔的胸襟和高超的的游说艺术,看到了佚之狐慧眼识才,也学习了郑伯的勇于承认错误,以及晋侯的识大体。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这场战争才得以平息,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这其中很大功劳应归功于烛之武。因此,金波尔说得没错,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就是能够抵得上五个师。

(七) 拓展延伸《殽之战》(4分钟)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

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肴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肴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著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