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相同来源的插条几根
(2)配制相同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mg/ml)分别为0.2、0.4、0.6、0.8、1.0、1.2等,
贴上标签。
(3)将插条基部分别浸入不同浓度溶液中(深约3cm)一天,观察。
4、结果分析:适宜浓度时,插条基部最早出现幼嫩根原体,浓度较高,较低根原体数量
较小或较慢出现。
实验九: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制度计划: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如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2)培养液中加入适量酵母菌菌种并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
(3)连续7天计数酵线菌数量
2、酵母菌计数方法:
(1)应用计数室,抽样检测
(2)吸出培养液前,试管轻轻震荡几次,使酵母菌培养液混合均匀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线菌过多,首先稀释培养液
(4)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总趋势呈"S"型曲线
实验十:制作生态瓶
1、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构建
人工生态系统
2、实验材料:生产者(浮萍、水草、蕨类植物等),消费者(蜗牛、小乌龟等)
分解者(蚯蚓等);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沙土、水、腐殖质、光照等)
3、实验步骤及注意:
(1)生态瓶底部铺一定沙土或花土,倒进水
(2)依次放入生产者,消费者等成分
(3)封盖或敝开生态瓶盖,置于通风光线良好处
4、实验结果:每一个星期观察一次生态瓶内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并记录
实验十一: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
1、调查方案制度:
(1)确定调查地区(本城市或本村)
(2)确定调查项目:a人均耕地面积; b森林面积现况; c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
d河流水质现况 e地下水深度现况; f是否有围湖造田情况;
g空气质量现况; h生活垃圾处理现况。
(3)实验调查:a现场测算;b向长辈咨询;c从图书馆或人口统计部了解;
d从环保部门了解;e从政府部门了解
2、数据分析处理:综合后汇总,采取图表呈现。
【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由于某些光被吸收而出现一些黑色条带,根据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推测,这些条带应位于 ( )
A.绿光区 B.红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红光区和蓝紫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