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案+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案+Word版含解析第3页

  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教材P46活动]

  1.略。

  2.归类如下:

自然 气候暖湿、土地肥沃 社会 小麦-牧羊区的形成有悠久的历史,实行"牧者有其地"政策,靠近主要公路、运输便利 经济 开发金矿,耕作业已实现商业化 科技 机械化水平高   3.农业地域是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等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形成过程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政策支持是混合农业形成的基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商品化生产的条件,地广人稀和机械化水平高使大规模经营成为可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措施是现代化生产的保证。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喜食荔枝,但荔枝的保质期特别短,为了能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每逢荔枝成熟季节,唐玄宗就下令用驿马从南方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

  荔枝为何要从南方运入,而不在北方种植?

  提示:农作物生长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低不同而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