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美丽的女子,为了播种和平睦邻的种子,去国离乡,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她也得到了"落雁"的代称。她就是王昭君。
唐大历年间,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故乡,在飘零之中遥想几百年前的美人,杜甫会发生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一、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1、预习检查:你能准确朗读这首诗歌吗?
学生试读,学生点评朗读的节奏、重音、停顿、情感的把握(教师点拨)。
教师范读。
学生集体朗读。
2、写作背景:(预习补充)
(1)解题:通过题目能看出来这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大多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
教师补充: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咏怀古迹》五首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2)背景:再引导学生看注释。知道此诗作于大历元年,即766年。还知道是"咏叹"昭君出塞之作。这样,熟知历史的同学就应该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杜甫人生的就知道是杜甫晚年之作,而他的晚年是悲惨的。至此,读者应该能明白一些什么。 二、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感受杜甫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把握主旨。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分析文本(学生讨论分析)
1、你知道诗歌的意思吗?
(自由诵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复述诗歌内容。)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汉元帝)曾经是看着画图来认识昭君的美貌。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2、此诗写的是昭君出塞,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是看到了她的美貌,而在这首诗歌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情?请用诗歌中的一个词概括。能直接表现昭君怨恨的是哪一句诗?
【明确】怨恨。 诗句:分明怨恨曲中论。
3、过渡: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不是) 写什么?(写景)
4、首联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目的:①引出歌咏对象昭君。②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帮,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5、你能从哪些诗句读出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的内容: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夜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6、这些诗句是如何体现昭君之怨的?(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写的?)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此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昭君悲剧的一生。有"去"和"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古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紫台"的富丽堂皇也与"朔漠""青冢"的荒凉形成对比,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木三分;通过这些对比,表现了王昭君生前的不幸与孤苦和死后的孤寂与冷落,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此联则道出了昭君一生悲剧的根源。"画图省识春风面"用了一个典故,写王昭君生前在汉宫不被赏识的寥落,这也是昭君一生命运的转折点,"春风面"与"月夜魂"形成对比。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昭君的不幸是怎样造成的?作者持怎样的观点?
元帝昏庸:小人当道,画工毛延寿的无耻行径,但归根结底是皇帝昏庸。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尾联正面描写昭君的怨恨,千载以来琵琶弹奏出来的胡地之音中,分明倾诉着她的满腔悲愤。"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