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教案第1页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1.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了解晨昏线(圈)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昼夜交替周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全面、动态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理解地方时、区时成因,通过教师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学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3.通过小组实验观察,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原因和偏移规律,并能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1.昼夜半球区分,晨昏线的特点。

  2.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以及对地理事物的影响。

课标要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

 析

 地

 球

 运

 动

 的

 地

 理

 意

 义

 

 

 

 

  

  

  

 分

 析

 地

 球

 运

 动

 的

 地

 理

 意

 义

 

 

 

 

 

 

 

 

 

 

 

 

 

 

 

 

 

 分

 析

 地

 球

 运

 动

 的

 地

 理

 意

 义

 

 

 

 

 

 

 

 

 

 

 

 

 

 

 

 

 

 

 

 

 分

 析

 地

 球

 运

 动

 的

 地

 理

 意

 义 知识回顾:

1.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

引入新课:

【情境创设1】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2)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伦敦奥运会,若想看现场直播,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昼夜更替的产生

【情境创设2】在桌面上方放一个地球仪,打开手电筒,从侧面照过去,观察哪边是亮的,哪边是暗的,暗的代表黑夜,亮的代表白天,来理解昼夜现象;转动地球仪,理解昼夜交替。

讲解: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

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晨昏线(圈) 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晨昏线:

1.晨昏圈概念: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画法:

讲解:各种不同光照图中晨昏线的画法

1) 侧面图:夏至日(6.22) 冬至日(12.22)

2)北极上空图:

3)南极上空图

提问: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这样昼夜就在不断的交替,大家想一想多长时间昼夜交替一次(即周期)?

小结: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我们称一太阳日。也是我们日常起居作息所用的时间。

【情境创设3】但是各个地方人们起居作息的时间确不尽相同,我们平时一般早晨8:00左右上学,而新疆的孩子却是大概北京时间10:00左右上学,为什么会出像这种情况呢?

讲解:你们说得很好!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当北京太阳升起的时候,新疆还在夜色笼罩之中。这样使得两地孩子的上学时间相差两个多小时。我们全国其他各地时刻也各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地方时是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全球有无数条经线也就对应着无数个地方时。 学科!网

二、时区和日界线

1.地方时

转折:【情境创设4】我们每一组同学比方都占一条经线,全班四组都有四条经线,四条经线上地方时都不同,如果老师说上课了,同学们都看着自己的时间进教室,这会有什么问题吗,是的,上课混乱了,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

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

(出示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提问:1)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少小时?

   2)地球每小时转多少个经度?

教师讲解: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

提问:时区具体是如何划分的?

教师画图讲解: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零度经线,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便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120°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采用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提问:东九区和西五区的标准经线各是多少度?

教师指图讲解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l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其中较东的时区,区时早。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拨一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拨一小时,这样才能使游客的表与当地时间一致。一起讨论回答读图思考的第五小题。

教师带学生解题:

提问:

1.伦敦、莫斯科各在哪个时区?

2.伦敦和莫斯科相差几个时区?几个小时?

3.伦敦在莫斯科的东边,还是西边?

4.伦敦的时刻比莫斯科的早还是晚?

5.当莫斯科是五点时,伦敦是几点?

(华盛顿同理)

教师总结计算方法:

1.求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情境创设5】如何来求时区差,有些同学每次总是搞错,我们初中学过正负数吧,我们把东时区看成是正数,西时区看成是负数,0时区就是0这一点,那么要求这个这个时区差也就是求这个数轴上两点的差,会求吗?

例: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与纽约所在的西五区差几个时区呢,即就是求+8和-5之间差多少

2.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

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并讲解)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如美国本土部分由东到西包括西5区、西6区、西7区、西8区四个时区。这四个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常说的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岳时间和太平洋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如我国跨五个时区,为了便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还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将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

【情境创设6】

当年麦哲伦率领他的船队,自西班牙启程向西航行(他的目的地却是东方)。三年后,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1日。这在当时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造成这一混乱的原因是,船舶在向西行进中,视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推迟,即每天都在推迟中午的到来。按这种被延长了的昼夜来计算日子,在绕行地球一周后,便要减少1日。反之,若船舶向东航行,视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提早,昼夜缩短,环球一周后,日期便会"多"出1日。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每绕行地球一周,日期便差1日。这就造成日期的混乱。

  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地球上新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180°经线往东日期要减一天,180°经线往西要加一天。即当180°经线东侧是12月31日时,西侧则为1月1日。

  

教师布置活动:完成课本20页活动

【情境创设7】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通过让地球仪不动和地球仪模拟地球不停自转,对比实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地球自转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了偏移。

那我再来看一下地球运动的第三个地理意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教师画图讲解:物体在前进中怎样发生偏移呢?

小结: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沿地表作水平方向运动因为受到地转偏向力,会发生偏向。

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注意:一定是顺着物体前进方向。这就如同我们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一定要靠右行(北半球)。

  应用:【情境创设8】(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舰队攻打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时,舰上的炮手都打不中目标,恰巧舰长的朋友某位地理学家路过该地,给他们做了几分钟的讲话。此后他们的炮弹几乎百发百中。请你简略地说出地理学家对他们讲话的大致内容。

(2)3、 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沙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为什么?

(3)为什么长江三角洲河口的河道向南偏移?长江大堤加固时,你认为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自转产生的三个重要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而且这三个意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希望大家课下多思考多观察更好地来理解这三个意义。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练习: 在冬至和夏至图中绘出晨昏线。

在南极北极图中绘出晨昏线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学生讨论:略

学生看图1.21回答问题

学生试着完成书上17页的"读图思考"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 135°E 75°W

学生讨论回答,学会灵活掌握知识

理解计算方法规律的含义

活动:完成课本18页活动

学生思考

温故知新

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利用书上图片了解基本概念

边学边练

由浅入深提高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

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和调动学习兴趣

由简单问题入手,符合学生思维过程

利用板图,突破难点

恰当选取相关问题,加深知识理解

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问题中

合理补充相关知识,为后边的教学作铺垫

课堂总结利于学生整理学习思和知识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