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暴戾,后仁义。 先:名词意动,以......为先,把......放在首位。
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 东徙:往东迁都的意思。
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 世禄:世代保持政治地位和政治特权
矫称蜂出,盟誓不信 蜂:象蜜蜂一样
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比:把......比作
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雄:称雄
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 王:名词用如动词,建立王朝之义。
秦之帝用雍州兴 帝:名词用如动词,完成帝业之义。
传曰:"法后王。" 法:效法
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耳:名词作状语
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 表:名词用如动词,列表编排的意思。
4、文言句式
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 状语后置,应理解为:于毫起
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 状语后置,比诸侯重
难句翻译现场
1、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
参考译文:当时秦国夹杂着西戎北狄的民风习俗,把凶暴乖戾摆在前面,将仁德道义放在后头,地位处在捍卫王室的臣属行列,却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君子对此感到后怕。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杂"的落实;"先""后"的意动用法;"胪于郊祀"的理解(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
2、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
参考译文:无论征伐还是会盟,威势都在诸侯之上。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把握两点:一是"征伐会盟"是紧缩复句,二是"威重于诸侯"是状语后置。另外,"于"是"比","重"是重要。
3、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参考译文:诸侯却无动于衷不予讨伐,这标志着海内已经围绕怎样保持本国的军事实力来争斗了。
翻译指点:本句主要解释"晏然(无动于衷)""战功(指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4、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参考译文:首要之务在于壮大军事力量,兼并对方,(因而)权谋诈术得到普遍应用,合纵连横的学说也相继兴起。
翻译指点:本句的要点很多:"并敌(兼并对方)","从横(合纵,连横)""兴(兴起)""谋诈(权谋诈术)""说(学说)"。
5、矫称蜂出,盟誓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参考译文:各种谎言骗局蜂涌而出,誓词盟约毫无诚意,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点是:"矫称(各种谎言骗局)""誓盟(誓辞盟约)""置质(派人质)""剖符(剖符为凭)"。
6、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参考译文: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
翻译指点:本句要抓住"作事者"" 收功实者"。
7、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