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意义: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又很不彻底,其有关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实质是一纸空文。结果: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上实现了关税自主;
1943年,废除领事裁判权)
(4)"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1936年6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目的:从理论上讲,是发展经济以"改善民生",从而实现三民主义。在当时开展此运动的具体目的是为了"自救救国"。意义:即在积极方面:(一)增加生产总量,解决生活需要。(二)增加工作机会,解决失业问题。(三)增加输出产品,借谋贸易平衡。(四)保障投资安全,鼓励生产活动。在消极方面,要解除阻碍生产发展之外因、内因、货物流通之障碍及妨碍生产建设之心理因素。)
(5)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抵制日货和爱用国货运动)。
2、概况: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局面:①新老工业部门发展较快;②制碱工业发展迅速;③年增长8.86%,创历史新高。
B、民族资本的曲折
1、主要时期:(1)一战结束后:(短暂春天结束的原因):欧洲资本卷土重来
(2)抗战时期(1937-1945):--遭受沉重打击
原因:①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②国统区:官僚资本的打压;( 官僚资本: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③ 国民党的统制经济。
(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萎缩、陷入绝境
原因: ① 国共内战,政局动荡不安;② 国民政府繁重的苛捐杂税,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 美国的经济侵略,物价猛跌,外贸逆差。(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了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