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五兰亭集序 学案(2)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五兰亭集序  学案(2)第3页

  尝遗殷浩,止其北伐;上书谢安,谏其清谈。众皆韪之。后王述为扬州刺史,羲之耻辱其后,谢病归。"这里的王羲之,是作为官吏而不是作为"书圣"被记载着的,包括王羲之从当官到辞官的整个过程,其中也透露了王羲之所以辞官的原委。

  我原以为王羲之的辞官,只是为了能有更多的精力专攻书法,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十有八九倒是因为他的秉性。你看他一会儿"疏",一会儿"谏",一会儿"争",一会儿"止",尽管是因为民,尽管其所"疏"所"谏"也曾"多见从纳",但最终为官场所不容。他的"谢病归",实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有人说,文章写得好可以做官,字写得好可以做官,研究历史有成就也做得官,我看并不尽然。王羲之仅一篇《兰亭集序》足为千古绝唱,万世楷模,而且官也是做得不错的,但到头来,还是"谢病归"。

   由此看来,要想在旧官场上混下去,主要的大概还不在于写文章的才气或安邦济世的能力,而是另有其诀窍,其中之一,就是"圆通"二字,这正是王羲之所缺少的。

  常听人说,书生与官场不相容,这或许是有些道理的。但到底什么是书生气,人多不得其解。近日有友人相告曰:书生气者,认真是也。这真是一语中的,使人顿开茅塞。数数历代当官的书生,不改其认真之秉性的,如陆游、范仲淹,大都官运乖蹇,贬黜的贬黜,免职的免职,其结局几乎是十有八九与王羲之相似。

   然而,把认真当作书生气而排斥于官场之外,其吏治是不会清明的。

  赏析:这是一篇借王羲之的故事谈用人道理的杂文。文章极尽杂文之能事,从兰亭谈起,谈王羲之的书法,说王羲之的为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直到行文即将完尽,作者才道出自己的观点:"把认真当作书生气而排斥于官场之外,其吏治是不会清明的。"文章虽然简短,给人的启示却深刻,结尾句如黄钟大吕,警人心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悟言一室之内

  解析:A项,"趣"通"趋";B项,"景"通"影";D项,"悟"通"晤"。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的"一"与"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中的"一"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