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
(5)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
明确:1.通"溟",海 2.古今异义词,海动 3.名词作状语,在海面上 4.名词用作动词,南行 5.往 形容词用作名词,郊外 6.古今异义词,一日的意思 通"返",返回 7.尽 8.此,这 9.则,就 10.古今异义词,很饱的样子 11.(1)《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2)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环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的。(3)鹏背负青天,没有什么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向南飞行。(4)哪用飞到九万里高空再向南飞呢?(5)这两只小虫又知道什么呢!
环节二:把握文意
1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⑤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⑥适百里者,宿舂粮
A.①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解析:选C ③是说鹏在天空往下看的情景;⑤是蜩与学鸠的浅陋见识。
1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鸟要在海动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飓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做对比,表明大小万物皆有
所待。
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小大之辩"的。
D.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一步说明,世上万物都处在各种相对的关系之中,都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是不自由的。
解析:选C C项,理解有误,文章虽然谈到了"小大之辩",但舟与水的例子是用来说明事物都是"有所待"的。
二、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环节一:突破词句
1.小知不及大知 知:
2.朝菌不知晦朔 朝:
晦:
朔:
3.蟪蛄不知春秋 春秋: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以: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