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②主要原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③直接原因: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以及股票投机活动。
(2)爆发: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3)表现
①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②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③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4)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5)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各国的社会危机加深。
②世界局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2)措施
财政金融 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工业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 社会福利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社会立法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3)影响
①渡过危机: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③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④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如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等等。
罗斯福新政
1."新"的含义
新政策 采用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新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新特点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缓和国内社会矛盾 新起点 二战后,这种模式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2.调整农业的特点
(1)从自由放任转向全面干预。
(2)通过国家立法干预。
(3)从干预农业生产领域扩展到农产品流通市场领域。
(4)政府加强对农业的补贴。
3.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