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读导航
[设计意图] 通过补充作者信息,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为更好、更清楚地了解文本奠定基础。
1.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
2.初读课文,弄清字词读音,把握字形。
耸立(sǒng) 哭泣(qì) 怦怦(pēnɡ) 凌乱(línɡ) 恍惚(hū) 酷热(kù) 晕眩(xuàn) 呻吟(shēn) 小心翼翼(yì)
3.解释词语。
(1)灼:烧、烫。
(2)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3)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4)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5)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6)酷热:(天气)极热。
【内容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生快速默读,了解大致概况;内容2、3,教师出示课件,留出空格,生独立完成,自测预习情况,矫正巩固。】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通过速读课文,在教师提示下概述故事情节和文章结构,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提高其归纳能力。
默读完课文,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大屏幕投影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复述点拨】
1.默读要求(时间、内容)
2.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可小组交流,也可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脱险"的过程这个重点。
〔明确〕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3)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内德、杰里)
(4)(概述):身体瘦弱、胆小怯弱的"我",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经历和收获。
3.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1)起因,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2)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3)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4)启示,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合作精读,感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