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也差得很远。
(2)原因: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工业投资和国内市场。
(3)后果: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深度点拨]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明:一方面,城乡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农奴制度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废除农奴制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二、新思潮的涌动--改革的社会基础
1.十二月党人起义
(1)原因:19世纪初,俄国青年军官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
(2)目的: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
(3)时间:1825年。
(4)结果:起义失败,但对俄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2.知识分子的争论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焦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
(3)概况
①守旧派主张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
②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③激进派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拓展点拨]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十二月党人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导致最后失败。但是,这次起义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的武装起义,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92"学思之窗",思考:
他为什么这样评论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什么看法?
提示 因为俄国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必然会被历史淘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三、克里米亚战争--改革的直接原因
1.原因:俄国为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及转移国内矛盾。
2.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