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耕作制度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灌溉技术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时创制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集体劳作
(1)出现:商周时期。
(2)基础:土地归国家所有。
(3)评价:在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工效。
2.小农经济
(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2)原因:
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特点:
①组织形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②生产结构: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评价:
①地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进步性: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局限性: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易错提醒]
1.青铜农具并未得到普及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并未得到普及。当时,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只是被大量用在兵器和礼器制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