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案第4页

理想未灭的李白。因为诗人借"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一方面拿古贤人自况,另一方面借以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受到统治者赏识,被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愿望。表现了诗人不甘消沉,继续追求,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心境。

 我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内心愤慨痛苦的李白。因为诗人在这句诗中直抒胸臆。当他从乘舟梦日的理想和希望中醒来,

回到壮志未酬的现实中,感到人生的艰难,因此向天地间发出这痛苦的呼喊。

追问:在句式格式上与全诗不大一致,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而为?改成"行路难啊行路难,多歧路啊今安在"可以吗?(提示:诗句不仅运用了反复、反问,还运用短句和标点,有强烈的感叹,更有强烈的诘责、质问,更能表达诗人心中的愤怒、痛苦和迷惘。)

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 求。

  屏显:这首诗短短的82字,却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内心矛盾。情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请用几个短语展示诗人情感跌宕起伏的变化过程。

屏显:内心苦闷--前途艰难--相信希望--悲愤呼号--充满信心

这首诗歌里,情感大起大落,可谓一波三折,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不甘消沉的李白,一个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

 屏显:不甘消沉 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

四、合作探究

 屏显:诗题叫《行路难》,这么理解"路"?这首诗中有几个"难"字?哪些地方暗写"难"?

点拨:"路"指人生之路,仕途,理想之路""这首诗歌既有直接点出"难"字的,也有暗写"难"的,可以说诗歌处处是难,句句都包含着"难"。这"难"是"难过",是"艰难",是"困难",是"难办",是"两难"。不能食,是吃不下去,是难以下咽,这是难(去--违背志向,自己不甘心;留--违背原则。);过不去河是难,登不上山是难(理想和现实矛盾);等伯乐来发现自己是难;直接感叹:行路难,是难(这路是人生路、政治路)!歧路,是难!今安在,是难!(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最后一句的 "破",还是难! "难",是诗眼。

五、拓展

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个激荡人心的千古雄句中,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铁骨铮铮、迎风傲岸、豪迈自信的李白,面对政治的失意、人生的挫折,他仍然在"行路难"上一直向前走,勇往直前。这一点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屏显:离开长安后,李白仍关心国事,希望有一天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十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永王李磷的幕府,却因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获罪并流放夜郎。这时,李白已59岁,但他仍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中途遇赦东还,一度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李白在当涂去世,时年62岁。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的未来同样不会一帆风顺,或许我们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