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2.2城市化1”教案
中图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2.2城市化1”教案第2页

 世界上最早的聚落不是城市,而是乡村,而乡村发展成为城市的过程即为城市化过程。课本通过一系列图片展示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景观发生的变化;

[阅读]探索活动,回答问题:

[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

为什么乡村人口要流向城市?

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城市中发生哪些现象?

前面描述的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化过程的一种表现。

一、城市化:

内涵:1、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2、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3、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城市化指标:1、城市地域扩大和城市数量增加;2、城市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3、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4、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

城市化的意义:1、创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2、带动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3、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4、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实力;5、带动乡村文化建设,提高乡村对外开放程度。

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进程:(读课文图,说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但城市发展不合理

教师分析: 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工业革命至二战: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但由于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相对较低,所以平均的世界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

二战后: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且发展迅速。

全世界至2000年,平均城市化水平达46.6%。

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表现在:(1)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2)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带"

3、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城市郊区化: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产业空心化

逆城市化:表现为中心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至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整个大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原因:城市与乡村的差异显著

表现:(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2)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经济发展速度亚于城市化速度)--导致城市发展不合理,即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