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精品《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一年级上册精品《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2页

课时安排  本单元一课时完成。

 比一比....................................1课时 第二单元 比一比 (1课时)

 课题 比一比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的内容以及对应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 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 感受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建立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

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 教学难点 1.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学具准备:实物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板书课题:比一比)

2.明确目标。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比长短。

(1)课件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里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

些。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6.师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端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三、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1)课件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说比较的过程,突出:两条路中,一条是直的,另一条是弯的,直的路近,弯的路远。

4."想想做做"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

5."想想做做"第5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条件的可以用实物演示,引导学生从水面高度和杯子的粗细这两个角度综合考虑。

6. "想想做做"第6题 。

  引导学生说明比较1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轻重的推理过程,强调因为因为一个红萝卜与3个胡萝卜一样重,所以一个红萝卜比一个胡萝卜重。

7.拓展练习,提升新知。

可以先让同桌学生交流,然后指名说说图意,明确一个菠萝比一个

梨重,一个梨与2个桃一样重;而一个梨与2个桃一样重,就表明一个梨比一个桃重。由此对三种水果的轻重做出正确的排序。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