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婚来到北平,并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1931年2月返回呼兰,后在哈尔滨结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1933年,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34年二人离开哈尔滨辗转来到上海,同年11月30日,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第一次会面。在以后的交往中,他们从鲁迅那里学会做人、做学问,为今后在上海立足,并从事文学创作,铺平了道路。
1936年7月16日,萧红与萧军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只身东渡日本。1937年1月回国,1938年5月,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1940年1月底,为躲避战乱,随端木蕻良来到香港。1941年4月,因患有肺结核病,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年仅31岁。。遗体火化后,葬于浅水湾。
1957年8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公墓,重新安葬。
其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 ,石评梅、张爱玲)之一。一生经历三次感情和婚姻,生命经历坎坷。她在临终前,曾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4年,在香港的戴望舒去萧红悼念,写下了这首《萧红墓畔口占》。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行,但通过逝者的安宁与生者的离乱奔波相对比,表达沉痛的悼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戴望舒与萧红的深厚友情
* 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
* 1940年秋,萧红晚期的主要作品《呼兰河传》,也经戴望舒之手在《星岛日报》连载。
* 1942年1月20日,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25日,葬于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
* 当年11月,戴望舒与好友叶灵凤一起第一次拜谒萧红墓,摄有照片,"口占"初稿当即在此时吟就。
文本分析
* 本诗是哀悼友人之作,题旨多见,难得的是作者将这样一首四行短诗写得充满蕴涵。
* 诗的头一句,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 "寂寞",既写诗人奔赴墓地时的心境,更借此形成此诗之中心意象。"寂寞"同时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二者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色调。
* 第二句,"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同时"(偷)放"一语,又表露出凭吊女作家墓时环境的险恶--香港沦陷于敌手,仍处在血雨腥风之中。
第三句,"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