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踌躇满志地吟咏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想我高祖皇帝,依靠一班文臣良将,开创了大汉万世基业,后又励精图治,使万里河山重现生机。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不敢稍有懈怠,幸而不辱先帝伟业。而今国富民强,可喜可贺。诸位爱卿,寡人今天龙心大悦,尔等有何治国安邦之策快快奏来。
臣甲(紧张):启奏陛下,臣闻创业不易,守成更难。陛下承先帝恩泽,以雄武英才,发扬光大,真乃万世少有之伟业也!想先帝当年,重用贤臣良将,创大汉天下。今天下太平,百姓康乐,陛下欲长治久安,当广招人才,谋取良策。如此,则是臣下和天下百姓之福也。
汉武帝(喜):爱卿言之有理,正合朕意。哪位爱卿还有本奏?
臣乙:陛下圣明,体谅为巨之心。记得秦相吕不韦说过,"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当初秦国弱小,后发愤图强,任用商君变法,国力日盛,传至始皇,兵强马壮,终至囊括四海,一统天下。我朝高祖皇帝开国以来,面对天下贫弱,一改暴秦严刑峻法,采用道家学说,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既至文、景,天下初安。今陛下以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国泰民安,比起高祖、文景之时有了突飞猛进。陛下英明盖世,定当大展宏图。然今世与高祖之时大异,若陛下一味守成,恐难以如愿。以臣下愚见,不如宣天下方正贤良、博学多才之士人进京,向他们询问治国之策。
汉武帝(大喜):爱卿果然忠心一片,时刻深怀国家。卿等所奏之事,寡人已思考多日,正想改弦更张,大展宏图。好!侍臣传朕旨意,召集各地方正贤良读书之人到长安,朕要亲自向他们求取治国安邦之策。
大臣(面向学生传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凡天下郡国方正文学之士,于即日赴京,以备策问。"
(媒体播放《大汉天子》中的书生参见汉武帝片断)
(扮演儒家、道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学生从座位上走到台上,面对武帝,作诚惶诚恐之状)
汉武帝(扫视台下,哈哈大笑):古语说得好,得人才者得天下。今我大汉一统江山,人才济济,安能不兴旺发达。先生等今日不要拘于君臣之礼,畅所欲言,说说我朝当实行怎样的治国之策。
儒家(董仲舒):草民一分布衣,身处草莽,蒙圣上宣召,得赌天颜,实在是齐天之洪福。既蒙陛下垂询,草民斗胆进言。今陛下亲召天下学子垂询对策,可知陛下之英武圣明,决不甘只作守成之君,定想大展宏图,创世所未有之伟业也。
汉武帝(惊奇地):先生真乃世外高人也,一下就能猜透朕的用心,快请细细说来。
儒家(董仲舒):谢主隆恩。草民尝闻,有万世不变之基业,而无万世不易之法度。高祖、惠、文之时,天下初定,国贫民弱,无力大举,以稳定民心,安抚天下为时务。当是之时,百姓谋生不暇,岂有余力以求其他,清静无为当是上上之策。现时,陛下上承先皇之基业,以雄才大略,国富民强。然天下承平日久则民心生变,国土日广则越难治理,且自始皇焚书坑儒以来,因我朝政策宽缓,各种学说复兴,竞相传播,百姓无可适从,致使政令难一、上行而下违。以草民愚见,陛下当舍无为而有为,重定治国之策。倘若如此,定当大有作为。
道家(急迫地):陛下,草民自幼深习黄老之学,今日蒙皇上策问,为汉室社稷计,斗胆进言。前者儒生之言,草民以为万万不可。语云:"天不变,道亦不变"。我高祖皇帝创立大汉,以道家学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