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学案:模块二 专题六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学案:模块二 专题六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史料一 《估客乐》 李白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唐)王建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教你读史]

  从史料一李白诗可以看出唐代商业发展活跃,海外贸易发达;王建诗中"千灯""高楼红袖""笙歌彻晓闻"现象,说明了娱乐业、酒店等行业发达。

  史料二划线部分①说明随着商品贸易的扩大,纸币出现,说明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史料三划线部分②反映了明代大江南北两大商帮在经营范围的不同。

   [史论形成]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1)变化规律:

  ①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

  ②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

  ③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

  ④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

  ⑤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

  (2)影响:

  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③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史料二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①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史料三 富室之称雄者,②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主题二 "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史料一 ①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②重农抑商之主张。持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孟子和商鞅对商业的不同态度。据①可知孟子主张农商平等;据②可知商鞅主张重农抑商。

  史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抑商的措施。据③"初算缗钱""告缗"可知汉武帝通过征收资产税和鼓励告发等手段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史料三反映了重农抑商制度贯穿我国封建社会的始末。

   [史论形成]

  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主要表现和影响

  (1)原因:

  ①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存亡。

  ②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

  ③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

  ④"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⑤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2)主要表现:

  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④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3)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成就有一定影响,但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