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三单元 王安石变法 单元总结(三)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三单元 王安石变法 单元总结(三)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典例】 (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第一步:审题意 第(1)问注意材料一反映的王安石变法的法令及其实施的目的。第(2)问,注意"社会转型"的表现及"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

第二步:抓关键 第(1)问,第一小问法令,注意材料一的信息"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第二小问目的,注意材料一中"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的信息。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注意材料二"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信息;第二小问简析,从王安石变法背景,即积贫积弱和社会矛盾等角度来回答。

第三步:扣知识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目的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