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江苏专版)一轮配套讲义:第七部分 选修内容 专题二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江苏专版)一轮配套讲义:第七部分 选修内容 专题二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答案 (1)陋俗:大家庭共居一室。(1分)

  措施: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2分)

  (2)表现: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独立的经济实体。(3分)

  (3)作用: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进一步瓦解了宗族势力,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3分)

  实质:封建化过程(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1分)

2.(2016课标Ⅲ,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考点二 近代改革

1.(2018北京文综,21,4)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答案 A

2.(2017课标Ⅱ,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