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鸿门》胡曾(唐)
3.相关知识
(1)纪传体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史书。它的特点是:"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其缺点也很明显:"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于《高纪》则云'语以《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以上引文均见《史通·二体》)虽然如此,但纪传体史书纪、传、志、表等分工清楚,故其书囊括内容广泛,且记述详明,是其他任何体裁的史书无法比拟的。所以我国的"正史",均为纪传体史书。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是通史,其他均为断代史。
(2)关于鸿门宴的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会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力量的悬殊,刘邦的处境已令人忧心。
(3)楚汉之争
继推翻秦朝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又进行了四年多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当时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为汉王,故称楚汉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