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映大浪滔天,乱石穿空的画面,背景音乐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氛围)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笔,一位纵横一世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形象便跃然于我们眼前,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他写于同一时期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先概述,教师再加以补充,并用多媒体展示)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于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在散文、诗歌、词、画方面均有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借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学生自由交流"初读印象"并试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每上新课前,学生都要课前预习,写生字,解释词语,读课文写"初读印象",教师在课前阅览,并根据上、中、下三类学生的阅读情况,在课前请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先充分与"文本对话",并养成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自主性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