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教案第3页

松江、景德镇、佛山和汉口。这些市镇共同的特点就是商业贸易活动极其繁荣、人口密集

[过渡]:了解了汉唐、唐宋、和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情况,我国古代的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是欣欣向荣的印象,但是为何后来却渐渐落后于西欧各国,而且还带来了上百年的屈辱历史。 下面我们从政府的商业政策来讨论讨论

三、重农抑商

[讲解]: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从来就有。早期商业的发展,由于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字部分也提到,在八种政务中商业贸易的"货"派在第二,仅次于农业生产的"食"。

[设问]:那么,重农抑商政策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

1、产生: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

2、产生原因:

(1)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相矛盾(即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加强中央集权)

(2)法家强调抑商的言论随着法家代表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实践 。

[讲解]:法家认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需要人人都去从事生产,才能满足人们的温饱;而商人不事生产,剥削农民,干扰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而且大商人生活奢靡,政治上勾结王侯,严重影响了统治秩序和社会的安定,所以要对商人和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这一思想由商鞅变法中得到实践。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的措施

[设问]:课中思考题:那么,你认为当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有合理性?

[提示]:有一定合理性。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一则确实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二则商人会利用资金积聚的财富形成一股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运转的势力,而重农抑商政策则能起到平衡商人和农民之间利益的分化,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3、发展过程

[设问]:那么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如何发展的?

[提示]:秦代继续推行"上农除末"重农抑商的政策;汉朝则贬低商人地位,用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唐中期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政府推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明清以后,政府重新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对外贸易,导致资本主义的萌芽受到严重摧残,中国最终落后于西方。

[补充]:综观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我们发现它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地得到加强,不过例外的是,中唐时重农抑商政策不断没加强反而有所松动,这与当时开明的政治环境和发达的商品贸易密切相关

小结:

作为古代农耕经济的补充、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经济方式,商业在古代艰难地发展起来,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战国、唐宋、明清时古代商业发展的繁荣时期。特别是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市场等发展到相当水平,为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却由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受到限制,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也被严重阻碍,最终使中国在现代化的世界大潮中落伍。